可靠性的准确定义: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,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,称为产品的可靠性。
1、规定的条件 — 指的是使用条件、维护条件、环境条件和操作技术,在不同的条件下,同一产品的可靠性也不一样。如柏油路或砂石路行驶的汽车
2、规定的时间 — 指的是规定的工作时间,这是可靠性定义中的核心,随着工作时间越长,可靠性水平降低。如汽车行驶10万公里与1万公里
3、规定的功能 — 指的是产品规格书中给出的正常工作的性能指标。通过试验,产品的各项规定性能指标都已达到,则称产品完成规定功能,否则丧失规定功能,也叫做“故障”或“失效”
总之,在规定产品可靠性指标要求时,一定要对规定的条件、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功能给予详细具体的说明。
产品从设计、制造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可靠性问题,如果在每个环节都进行统计分析,采取措施,开展工作,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水平,产品的可靠性就会明显提高,顾客就会更加满意。
1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,生产出顾客更满意的可靠性高的产品
2、有利于保证高性能的、高精尖的、大规模的复杂产品的可靠性和维修性
3、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研制,达到更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,更短的开发时间
4、通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,确保产品更高的稳定性
5、减少因产品质量与可靠性问题而引起的索赔等经济损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