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论坛 / KNOWLEDGE FORUM
1. 公理化设计的概述
1.1. 公理化设计的起源 公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无需证明的,被大家公认的真理,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、显 而易见的理论。公理没有反例,是不可推翻的。公理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 影响,如欧几里德(古希腊数学家)公理至今仍是几何学的理论基础;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 力学的公理。 在产品设计中,如何能使产品满足用顾客的需求,虽然质量功能展开(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,QFD)是强有力的方法,它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展开,确定了产品设计的关键质 量特性。但是,对每一个产品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,所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否满足产品的功能 要求,满足功能的程度如何;当有多个设计方案时,怎样进行选择等,QFD 无法对这些问 题进行判定,稳健性设计、TRIZ(创新问题解决理论)等设计工具也没有给出确切的原则 和判断标准。 因此从 1977 年起,Nam P. Suh(苏)教授开始对此问题寻求解决方案,他当时成立了 一个制造研究和教育中心——制造和生产实验室,并且把建立设计和制造原则作为该实验室 的基本任务。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,总结和归纳出了设计的基本公理和原则,于 1990 年 出版了专著《设计原理》,自此,一种新的概念性的设计方法(设计理论)——公理化设计 理论诞生了。
1.2. 公理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公理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:设计公理的基石:域(Domain),进行设计的方 法:层次(Hierarchies)、“之”字映射(zigzagging)及两个设计公理。
1.2.1. 设计理论基石 公理化设计理论认为,设计是在“我们要达到什么”和“我们要如何达到”之间的互动,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,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,可以划分四种类型的设计活动,它是公理化设计 存在的基石,即把设计活动分为用户域(Customer Domain)、功能域(Functional Domain)、 物理域(Physical Domain)和过程域(Process Domain)。用户域代表用户关心的目标,用顾 客需求(Customer Needs)来表示。功能域代表设计方案功能需求,用功能需求(Functional Requirements)来表示,功能需求要满足可能的约束(Constraints)。物理域描述设计方案的 设计参数(Design Parameters)。过程域表达用于实现设计参数的过程变量(Process Variables)。
1.2.2. 设计展开的方法 在公理化设计中,从功能域到物理域,再从物理域到过程域,公理化设计应用按层级的 “之”字映射进行展开。在设计的过程中,从功能域到物理域,从物理域再到过程域可以并行的进行,要求同一个层次的映射完成后,才能进行下一层次的分解,迭代反复直到低层次或不能展开为止。
1.2.3. 设计判别的方法 公理化设计理论认为,对于设计,不完全只是工程师的灵感、智慧和经验的结晶,在设计领域存在如力学中牛顿定律一样的公理,遵循设计的公理和由之而产生的定理和推理,在 设计中就可以理性的思维并导向正确的结果,而不必通过失败后的反复修正或在设计中留下 不可挽回的后遗症。设计公理为: 公理 1(独立性公理):保持功能要求的独立性。 公理 2(信息公理): 力求设计信息含量最少。 公理 1 阐明了功能要求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。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要求时,设 计方案必须满足每一个功能要求,而且不影响其它的功能要求,这就要求选择设计参数时, 既要满足功能要求,又要保持功能要求的相互独立。分析功能要求与对应的设计参数之间的 关系可以判断功能要求之间是否相互独立。 公理 2 表明在所有满足独立性公理的设计中,信息含量最少的设计是最好的设计,它 是用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的原则。根据公理 2 的要求,在设计中应尽量简化设计工 作,减少设计中各种因素的影响,以减少设计中产生公理化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功能耦合 的可能性。
1.3. 公理化设计的发展 自从 Nam P. Suh 给出了公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、设计框架、设计的一般过程、以及部 分应用实例后,公理化设计在应用上、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;Mats Nordlund 等研究 了公理化设计理论在商业上的应用前景和应用实践;程贤福等应用公理化设计对起重机的起 升机构进行了研究;丁俊武等研究了 Triz 与公理化设计的比较与集成模型;重一飞等利用 公理设计论中的信息公理将模糊数学与香农信息论相结合,对网格资源进行定量评价,选出 最佳资源。肖仁彬等对公理化设计进行了补充和完善,针对具有功能耦合关系的耦合设计, 首先利用免疫算法对功能耦合关系进行聚类识别,通过解耦和割裂操作对耦合功能进行重 组,确定各功能的实现顺序,提出了一种耦合功能规划的新方法。
2. 公理化设计与六西格玛设计的关系 公理化设计是一种以域和设计公理为基础的设计理论,主要目的是建立设计的科学基 础,为设计者进行设计和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,使设计者更能发挥其创造力;同时能根据 设计要求决定最好的设计,根据设计判断准则,可以尽可能早的淘汰坏的设计,使设计者的 主要精力集中在较好的设计上。此外,它还提供了设计分解过程的方法,使系统设计的流程 更加清晰,克服了设计早期设计目标模糊的现象。 六西格玛设计日益受宠的关键在于: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理解和把握顾客需求,以满足 顾客需求为至高原则,对新产品/服务流程进行健壮设计,使产品/服务在低成本、高可靠性 下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;同时,使产品/服务本身具有抗干扰的能力,既使环境恶劣或操 作不当,产品/服务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。六西格玛设计与公理化设计都是系统的设计理论, 其相同点与差异表现为:
2.1. 公理化设计与六西格玛设计的相同点 六西格玛设计与公理化设计都是系统的设计理论,其相同点为:1) 都是系统化的设计理论,并且都认为设计可划分为顾客域、功能域、物理域和过程域。 2) 两种设计理论都以顾客之声为关注点,均强调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设计才是真正好的 设计。 3) 两者都强调稳健性设计,公理化设计通过信息含量进行度量,六西格玛设计将这一设 计公理具体化,应用了田口方法进行稳健性设计。
2.2. 公理化设计与六西格玛设计的差异 1) 公理化设计是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建立设计基础科学,六西格玛设计是以顾客需求为 关注点,实现产品/服务低成本、高质量、短周期的方法学。六西格玛设计需要遵循公 理化设计的公理、过程。六西格玛设计既然是方法学,除了公理化设计作为设计理念 外,还需要有其它详细的设计工具作为指导。 2) 公理化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设计建立一个科学基础,使人类设计师更有创造性,使随 机搜索过程减少,使迭代试错过程最短,在提交的多设计方案中,确定最佳设计。六 西格玛设计的目标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同时,降低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,使得产品的质量可达到六西格玛或以上的水平,因此六西格玛设计强调数据分析,应用大 量的统计方法。 3) 公理化设计提出了设计中的四个域,但对顾客域到功能域的映射并没有具体的方法, 而六西格玛设计中的工具之一质量功能展看(QFD)是可以进行具体的转化,是目前 最有效的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功能需求的方法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较新动态
东莞市剑贤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2012年,经过10年的耕耘,现客户群体已从珠三角辐射全国各主要城市,公司师资力量雄厚,现拥有全职及长期合作的咨询顾问老师超过50人,拥有来自各行业丰富的培训和项目咨询落地经验。
手机号码:13929475935
联系人:刘老师
电子邮箱:leansixsigmajx@163.com
公司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路68号恒运大厦408室
网址:www.leansixsigmajx.cn